第1266章 当地“向导”(1/2)
第1266章当地“向导”
“苗红生物科技?黄义山?”
郭文兵看了看李东沐,神色有一些变化。
“黄义山去找你了?”
李东沐点点头:“昨天去找了我,而且还说了一下这几年的情况,不过……从企业今年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来看,应该是符合条件的。”
郭文兵思考了一下:“苗红生物科技这两年发展步伐确实还不错,而且纳税额在全省的民营企业中也处于中上等,不过截至目前,苗红生物科技并没有纳入省重点企业吧?”
听到这句反问,李东沐顿时便明白了其中的话意。
苗红生物科技位于林城市,而省属重点企业虽然没有具体名额限制,但是也不会太多,而且还需要地市筛选上报,这就导致一部分企业不能入围。
“所以,苗红生物科技没有纳入省属重点企业,林城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很重要。”
“看来,这个黄义山,还是没有和自己说实话啊。”李东沐喃喃道。
“东沐,关于科技表彰补贴这项工作,由你初步决定就好,省政府只有一个原则,就是公平公正,其他的因素由你和科技厅统筹考虑就好。”
郭文兵知道李东沐的话意,因此直接给出了一个原则。
李东沐也很清楚郭文兵对苗红生物科技内部情况很了解,因此关于黄义山与落马领导的事情便没有再提。
“暂等吧,黄义山应该还会再来找的。”
……
作为一个外来人,李东沐感觉就像是处在充满迷雾的森林中,迫切的需要一个向导指点迷津,尤其是指出哪些道路能走,哪条道路布满荆棘。
有些时候,当你越想要寻求这种关系的时候,反而越会求而不得。当你躺平的时候,反而能够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茅子酒厂,位于博州,两地相隔不到200公里。
对平原省份来说,200公里只是两三个小时的距离,而对山区省份来说,却要跋山涉水五六个小时。也就是这几年万山省的基建大开发,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否则明年的调研,今天晚上就要出发。
翌日,清晨。
李东沐一行在省政府集合,然后乘车前往博州市。
连同司机和秘书王一凡,总共只有6个人。
李东沐本以为这个3小时的行程应该会比较枯燥烦闷,但是没想到赵雷竟然这么能说,和国资委主任吴玉斌两人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从三十年前,聊到三十年后,从犄角旮旯的小山村,聊到远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国际局势。
李东沐知道省政府办领导学识渊博,但是没想到竟然这么“渊博”。
吴玉斌也一反常态,和赵雷聊的热火朝天,完全没有了报到那天的失落。
聊了一段时间后,李东沐才知道两人在二十年前,竟然同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过,而且还在同一个房间居住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