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宝藏1(2/2)
等他们进去到了宝库里面,发现里面并不算特别大,满打满算大约有二三百个平方。
里面摆放着一个一个的箱子,有大有小。
其中最大的,大约长两米左右,宽六十公分,就这样静静的摆放在距离门口最近的地方。
与王大山的想法不同,这里不是博物馆展厅,没有建造玻璃柜子将文物门全都展示出来,只是全部都呈现打包装好的状态,准备随时运走。
每一个箱子的外面都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物品名称,规格重量和注意事项。
王大山随手打开最大的那个箱子,用手电筒照了过去。
只一眼,他就惊呼了起来。
一个与真人等身大小的铜人,静静的躺在一堆稻草里面。铜人的身上泛出了绿油油的光芒,上面还刻画着穴位和经络图。
如果不是王大山有心理准备,都要被这玩意儿吓一跳。
长得太像僵尸了。
针灸铜人,这难道是王惟一铸造的两具天圣铜人其中之一?
如果是,那就简直比国宝还要国宝了。
王惟一是宋仁宗时期的翰林医官,他受命整理针灸理论,于1026年编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系统规范了354个穴位名称与定位。
为直观教学,他提出铸造针灸铜人模型,并于1027年完成首批两具铜人,史称“天圣铜人”,存放于汴京(今开封)太医局。
铜人以青铜铸造,高约1.73米,与成人相近。内部中空,体表精准标注经络穴位,每个穴位旁刻有名称。
铜人由前后两半拼接而成,可拆卸观察内部结构,如骨骼、脏腑的示意模型等。
后来,1127年“靖康之变”后,一具铜人被金国掳走,后传入元朝;另一具下落不明,有说毁于战火。
现在,在日本国立博物馆确实收藏了一具古代针灸铜人,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北宋原物,但缺乏确凿证据。
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日本国内收藏的,应为元代仿制。
如果这里的这一具被证明是真的,那就是天大的不得了的事情。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文物,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证明欧洲最早的解剖教学模型(16世纪)可能间接受到东方铜人启发。
也就是说,中国人研究解剖学要比西方早三四百年的历史。
就说这个牛逼不牛逼?
两具天圣铜人,其中一具被元朝抢到了大都,后来被明清继承,清末下落不明。
另外一具,流落到了民间,可能被民间收藏,也可能毁于战火。
只是不知道,这一具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是其中的哪一具?
一时之间,王大山的呼吸有些沉重。
作为一个道士,他十分清楚这具天圣铜人的价值。
不过他明白,即便这铜人不是北宋的,那也不是私人可以收藏的。
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