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把他喊来!(2/2)
泰成帝皱着眉头,双手撑在桌上,语气有些深沉:“你父亲都战死多年了,还有何冤情?莫不是道听途说了什么,才来朕面前告状的吧?”
此时泰成帝脸上还稍显轻松。
战洵夜抬起头,直视泰成帝的眼睛,肃然道:“陛下忘记我爹在山阴关的灵犀崖,是怎么死的吗?臣多年来不敢忘,每当午夜梦回,都会梦见父亲临死前的场景。
臣也一直将此归咎于东胡,为此在山阴关驻守多年。
可此次随六殿下南下江南。查到曾跟在父亲身边的旧部方时初,方知我爹的死,竟然另有隐情……”
泰成帝愣了愣:“……方时初?”
李德全瞧了一眼战洵夜举着手上呈的东西,犹豫了一下,走下台阶接过来,而后递呈到陛
泰成帝接过来,几乎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脸上的神情是越看越严肃。
战洵夜早就知道上面写着的是什么。
手书上,方时初是以回忆的方式,来描述当年战岳去灵犀崖前的种种。
一开始,他提到了忠勇公收到了来自朝廷的调令,看了这个调令之后,忠勇公开始变得心事重重。
方时初描述,即使是当年面对东胡十万大军压境,也没有从将军的脸上,看到过这种神色。
那时他不知道调令里写着的是什么,直到战岳死后,他才得知——
那是陛下有意想将战岳从前线调回的调令,且已经有替代战岳位置的人选。
这个人,是当时还是都尉的戚明。
彼时燕赤和东胡的战事多以燕赤为胜,陛下信心大增,听从他人之言,想提拔他人无可厚非。
但只有战岳明白,那几场战事打得有多吃力。
而那时候的方时初不知道的是,类似这种调令,递到战岳面前,已经不是第一次。
此前的多次,已经被战岳严词拒绝。
拒绝之意也表达得很清楚:戚明难堪大任!
可那时陛下并未信之,只觉得是战岳拥兵自重,不肯放权!
泰成帝只想提拔一个小小都尉,都要经过战岳的同意。
他这个皇帝当得也未免太窝囊了!
当然,方时初的手书中,并未写得如此详尽,只说“一道调令,使君臣离心”。
之后,在灵犀崖一役前,忠勇公收到了另一封密信。
这封密信,没有来源。
就这么悄无声息送入军中。
信里的内容,方时初乃至当时跟在忠勇公身边的多员大将都看了。
信上只有一句话:灵犀崖可攻。
当时忠勇公对于要不要前往灵犀崖,召集了军师、部将商议。
最后决定由将军前往。
当时的方时初觉得,将军是经过深谋远虑后,才决定去灵犀崖的。
而且在去之前,安排部署了其余部下,与他不同方向的任务。
但没想到,之后传来的,竟然是将军的噩耗。
后来的很长时间,方时初都在想,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才酿成了这样的后果。
他想了很久,最终只依稀记得,忠勇公看到那封密信时,微微发颤的眼神,以及他将信放在鼻尖的动作。
信上的字不多,唯一能够引起怀疑的,或许是上面的字迹,方时初想。
以及那信上随之所带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