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林家示好(2/2)
“而这位,是我的表哥林涛。”陈小凡接着说道。林涛有些拘谨地笑了笑,他相貌端庄,眼神中透着朴实和憨厚。虽然林涛没有上过大学,也自认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才华和成就,但凭借着陈小凡表哥的这层身份,在圈子里也颇具影响力。
陈小凡自幼父母双亡,多受姑姑照顾,在他心中,姑姑如同母亲一般,与林涛更是情同手足。云慕华初见陈小凡时,就被他那儒雅的气质和翩翩风采所深深吸引,此次前来,也是特地为了能与陈小凡多些接触。
在陈小凡的巧妙安排下,林涛和云慕华开始交流起来。他们分享着彼此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人生理想。云慕华发现林涛虽然学历不高,但为人真诚,心地善良;林涛也被云慕华的温婉贤淑所打动,对她好感倍增。
陈小凡见两人聊得投机,心中暗自欣喜。他私下找到云慕华,郑重地承诺:“慕华,等你结婚时,我一定会为你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云慕华听后,脸上泛起了幸福的红晕。
不久之后,在陈小凡的帮助下,云慕华顺利进入了炎黄公司担任会计职务,而林涛则继续在原来的岗位担任保安队长。工作之余,两人感情发展顺利,时常相约见面。他们一起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欣赏着四季的美景;一起品尝各种美食,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越发深厚。每逢节假日,林涛都会精心为云慕华准备小惊喜,而云慕华也会贴心地为林涛织围巾、手套。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而油电池的问世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最耀眼的明星。
当油电池横空出世,瞬间吸引了全球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的目光。它以其轻便、高效和环保的特性,迅速成为了油车理想的动力选择,在汽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在如今多样化的汽车市场中,无论是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还是双动力车,油电池都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性和兼容性。它与各种车型的完美结合,犹如天作之合,让车辆的性能得以大幅提升,续航能力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油电池的工作原理独特而高效,它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这一过程省去了传统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复杂中间环节。这种直接的能量转换,不仅显着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车辆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想象一下,驾驶着一辆搭载油电池的汽车,在静谧的道路上平稳前行,享受着舒适与宁静,这是何等惬意的体验。
然而,目前油电池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由于其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油电池只能购买现成的产品,无法像一些零部件那样进行自主组装和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和普及的速度。
但这并没有阻挡国家技术人员对油电池的探索热情。在国家层面,油电池被视为实现技术领先的重要基础。众多科研团队投入到油电池的研发中,力求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国家对油电池领域的大力支持,不仅体现了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更是对未来交通出行方式的高瞻远瞩。
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所长李恒,怀着既期待又紧张的心情,来到了陈小凡的别墅。陈小凡,如今在国内已声名鹊起,也正是李恒此次拜访的目标。李恒因为油电池研发的事宜,急需得到陈小凡的协助,因此他亲自登门造访,希望能获得陈小凡的支持。
自报身份后,陈小凡微笑着道:“我们在李淮的婚礼上见过面,你是李淮的父亲吧。”李恒听后很高兴:“原来你是小淮的朋友,那这件事情就好办了。”然而,陈小凡却摇了摇头:“你弄反了,我不欣赏李淮,也不打算和他交朋友。”
李恒有些愣住,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开场。他忙道:“如果小淮得罪了你,我让他登门向你道歉。”陈小凡淡然回答:“不必了,我不想见他,也不希望他进入我的家门。”李恒闻言颇感失望,他低头道:“我代他向你道歉。”陈小凡再次拒绝:“不必了,也谈不上他得罪我,也不需要道歉。”
李恒只好切入主题,他严肃地问道:“你的新型电池相当先进,能否分享一下它的技术来源?”陈小凡轻轻摇了摇头,回答道:“抱歉,这属于商业机密,我无法透露。”李恒又追问道:“那么,能否介绍一下电池的基本原理?”陈小凡同样含糊其辞:“很抱歉,这还是无法透露。”此时,李恒感慨道:“我们国家目前在很多领域还相对落后,需要全体国民齐心协力,尤其对于掌握核心技术的专家们,更要加倍努力,发挥所长,共同推动国家进步。”
陈小凡神色坚定地说道:“我当然努力工作了,否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油电池呢?但我付出努力,却不想让这个成果便宜了别人。”他的目光中满是对成果的珍视与守护。
话语如激流冲击着李恒的心灵,让李恒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好久李恒问道:“你到底想要什么?”陈小凡眼中闪烁着野心和智慧,接着追问道:“你看这油电池价值多少?”
李恒沉默了片刻,然后深深地吸了口气,“油电池堪称无价之宝,无法估量。先进发动机与汽车技术都在外国人的掌握之中,而油电池则完全避开了外国的技术壁垒,对我国汽车工业意义重大,有助于我们实现弯道超车。”
陈小凡沉吟着说道:“我出价一百亿,李先生,您觉得怎么样?”李恒凝视着他,脸上显露出困扰的神情。他明白陈小凡的困扰与决心,也深知国家的财政状况很不乐观。一百亿的数额对于国家而言,无疑是极为沉重的负担。他尽力保持冷静的语气,劝解道:“陈先生,我理解您的处境,但我不得不指出,当下国家的财政确实无法承受这笔巨额款项。还望您体谅我们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