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结果(1/2)
第185章结果
这一夜,或许即将会被历史铭记,也有可能被历史遗忘。可对杨凤来说,这一刻,值得她终生去铭记。因为,今夜,是她写了整整三年多的小说作品的破壳日!
当杨凤把笔轻轻放下的那一刻,她的心里涌现出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是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有自己的一部作品了。”杨凤站起来,激动地说。
接着,她直接趴在写字桌上痛哭起来,她为她创作道路的艰辛而哭,也为她完成这部作品而哭。此刻的杨凤,悲喜交织在一起,泪水成了她自我感动的倾诉对象。她太需要流泪了,特别是在这时候。换个角度思考,若一个人,一直苦苦坚持,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理想梦。突然,在某一天,自己所做的一切,开始有了结果,谁都有可能痛哭一下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谁在成事之前,都有过许多的艰辛与心酸,有为追逐梦想,被人误解;有被生活压迫得穷困潦倒,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度过;有无数次在现实与理想中痛苦地挣扎;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逃避的问题,因为,当一个人想获取成功时,他就必须要去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挫折与痛苦,然后,自我自愈,很少有人会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去伸出援手,更多的是嘲讽与轻视……但这正是成功所赠予他的特殊礼物,只有他一次次地去打开,去受挫,他才会在最后的一个礼盒中,打开属于自己的成功……
回想杨凤开始写作以来,虽然,她没有太多外界因素的阻碍,也没有经济所带来的窘境。甚至,她还有斯文帮忙她规划写作,以及后期作品的出版等方面,都不需要她去操心。甚至,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有深爱她的保国,一心一意地去支持她。这样的条件,对于杨凤来说,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这场东风,是要靠她自己亲自去完成的。也就是独立写作……
还记得,杨凤在最开始时,因为与斯文的一句玩笑话,说听斯文讲话,自己都可以出书了。我们本以为杨凤只不过是在说笑,然而,她的心里,早就打定了写作的主意。
当一个人下定决心去做某事的时候,她所有努力的方向,都是围绕着她想做这件事去努力的。杨凤也一样,当她下定决心去写作时,她做的很多事,都是与写作有关的。如看书,学古琴,积攒题材,整理大纲,然后,再借着自己怀孕的期间,放弃民圣总经理的职务,毅然决然地决定的去找普斯文,一门心思地投入写作之中。尽管陈保国独自一人经历很多公司的事,她也没有因此放弃写作,回到保国身边,与他待在同一战线。这其中,或许是她对写作的决心与热爱所驱使的吧!当然,对于一个写作的人来说。她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先天条件的,那就是敏锐的洞察力与共情能力。而这些,只有在高敏感地条件下,去通过后期地知识与经验积累,才很有可能实现。而杨凤很幸运,她恰好就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外加她自身就读的大学,就是汉语言文学,就样的条件来说,她能写出这部小说,似乎是在意料之中的事。当然,这样的说法,过于玄学化了。
简而言之,杨凤在写作的日子里,其实,她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轻松。或许,很多人提到作家,就是他们只需要找个安静地地方,往凳子上一坐,或随处躺一下,再像鲁迅那样地抽支烟,灵感就来了,钱也就来了。其实,这些看法,都是很局限的。
写作的大关是能自己独处,也就是我们所谓地孤独。因为,很多作家,其实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具备独来独往地特质。而独来独往,本身就是一种孤独的表现形式。这需要他们能学会自己与自己交流,沉思,很少会因为外面的热闹而让自己平静地心而泛起汹涌地波涛……在这方面,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
杨凤哭泣地声音吵到了正在熟睡地保国,保国醒来后,把卧室的灯打开,然后,他看了看手机,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
但无论是几点,保国只要听到关于杨凤的事,他都会第一时间来到妻子旁边,给她及时地陪伴。而智仁的话,现在,基本上不跟父母睡了,他都跟杨父睡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陈保国和妻子有更多的相处空间。当然,杨凤不是不爱智仁,而是她现在每天夜晚,都要写东西,自然陪伴他的时间也就少了。人嘛,总是这样,得到一些东西,总会失去一些东西的。
保国这边,披上件外套,穿着睡衣,拖着一双杨凤织的毛鞋。便马不停蹄地来查看妻子的情况。
此时地杨凤趴在桌子上,抱着头,哭的格外地伤心……
“老婆,你怎么了?”陈保国来到妻子身边,弯下腰,把杨凤护在怀里,心疼地问。
“没,成……成了,老公,成了。”杨凤说完,已经泣不成声了,她双手搂着保国的腰,肆意地倾诉着自己内心那复杂地喜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