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封赏(1/2)
赵恒扫视了朝堂一周,高声说道:“寇相所言极是。传朕旨意,郦靖宁平乱有功,本官从员外郎晋为中书舍人,加枢密院直学士衔。”
然后他顿了顿,目光中透着赞许与豪情,又开口道:“朕闻此次郦卿所率不过500精骑,便能立下如此奇功,实乃名将。传旨,此次立功者皆加勋官一级。再者,如奏章中所言,领军的四都头,本官皆晋为宫苑使。”
旨意传达完毕后,寇准站出来,一脸恭敬且钦佩地说道:“官家赏罚分明,安排得当,如此重赏之下,想必西北诸将士定会心悦诚服,军心大振。有郦靖宁这等英才效力,我朝西北边防,可保无忧啊!”
朝堂上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一时间赞美之声此起彼伏。
这时,一旁的萧钦言忽然上前一步,恭敬开口道:“官家,不知这郦靖宁所擒的西贼伪朝中书令现在何处?”
闻言,赵恒的脸色微微一怒,神色淡然却透着丝丝寒意,说道:“此贼名叫吴昊,本是我大宋堂堂正正考出的进士,却因一己之私,不满朝政,竟与那张元一同往西投靠了元昊。年前西贼奇袭我军,那恶毒计谋便是出自此恶贼之手。”
说到此处,赵恒顿了顿,目光望向萧钦言等人,缓缓说道:“此贼已经被郦卿押在军中,待日后便会押解入京。”
而后,他又将目光投向寇准,问道:“寇相公,你所举荐的范仲淹可已经出发?郦卿既已平定民乱,就当立刻开仓赈济灾民。若是耽误了,恐怕民乱又起。”
寇准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奏道:“启奏官家,郦经略出京之后,范仲淹便已带着剩下的兵马在后尾随。虽说他没有郦经略转战千里之能,但想必也已然到达潼关,不日便可与郦经略汇合。”
赵恒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关中民乱已平,朝中各部就应按既定规划,尽快将粮草兵帛输送到关中。待来年整训完毕,你要好好教训那西贼一番!”
“遵旨。”朝中诸臣皆齐声应和道。
待散朝之后,盛纮脚步匆匆,一路上急赶慢赶,恨不能肋生双翅立刻回到盛府。
心中还在回味着朝堂上关于郦靖宁的种种,这郦靖宁年纪轻轻便立下如此大功,往后在朝堂上想必是前途无量。
长柏与他交好,倒也算是为盛家积攒了一份人脉。只是这官场如棋局,一步错步步错,往后行事还得更加小心谨慎才是。
想着想着,盛纮已到盛府门口。
他连口气都没喘匀,径直向内堂走去。刚踏入内堂,一阵欢声笑语便传进耳中。
盛纮下意识停下脚步,扭头向门口的仆役问道:“今日府中可是有客人至?”
那仆役赶忙哈着腰,恭恭敬敬地回道:“回主君,今日海家的老太太亲自登门,老夫人也亲自出了院子来接待呢。”
盛纮一听,顿时心中透亮。自打盛长柏中举以来,家中上下最要紧的事儿,可不就是为盛长柏议亲嘛。
而在他心中,诸多人家中,最满意的便是这海家。
海家父子皆在朝为官,那家风清正高贵,在朝中口碑颇佳。
若是长柏能与海家结亲,于他日后的仕途,那定是大有裨益。此次海老太太亲自登门,不用说,定是来考察长柏的。
想到这儿,盛纮赶忙抬手整理整理衣容,捋了捋袖口,又正了正头上的冠冕,这才迈着沉稳的步子,缓缓走进内堂。
一进内堂,只见盛老夫人正与一位身着华衣,气质雍容的老太太相谈甚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