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康有为(2/2)
光绪皇帝在养心殿召见康有为,神色忧虑,眼中满是无奈与期待:“康先生,朕也想变法图强,拯救国家于危难,可阻力重重,该如何是好?”
康有为跪地,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陛下,变法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只要陛下下定决心,颁行新政,提拔支持变法之士,必能冲破阻力。从教育、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推行改革,假以时日,国家定能重振雄风!在经济上,我们可以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为国家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军事上,改用西洋军事训练,引进先进的武器装备,提升军队战斗力。”
光绪皇帝深受鼓舞,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辅佐下,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戊戌变法正式拉开帷幕。一时间,全国上下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百姓们满怀期待,仁人志士们纷纷响应。
但变法触动了守旧派的根本利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迅速反扑。颐和园中,荣禄满脸谄媚地在慈禧太后面前进谗言:“太后,康有为等人蛊惑皇上,推行的变法不过是离经叛道之举,长此以往,祖宗基业将毁于一旦啊!他们竟然要废除科举旧制,这可是祖宗定下的选拔人才的根本之法!这要是改了,天下士子的心可就乱了!”
慈禧太后脸色阴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哼,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折腾出什么花样!传我懿旨,密切监视康有为等人的一举一动。敢动祖宗的根基,绝不能轻饶!”
随着变法的推进,局势愈发紧张,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火药味。一天,天色阴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梁启超匆匆找到康有为,神色慌张:“先生,不好了!守旧派已在暗中集结力量,准备发动政变,我们该怎么办?”
康有为脸色凝重,眉头紧锁,来回踱步:“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孤注一掷。我已联络谭嗣同,让他设法说服袁世凯出兵勤王,保护皇上,挽救变法。袁世凯手握新军,若他能相助,或许还有转机。他若能顾全大局,响应我们,这变法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袁世凯却临阵倒戈,为了自身利益,向守旧派告密。一夜之间,风云突变,局势急转直下。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瀛台,变法志士纷纷被捕。
狱中,谭嗣同拒绝了逃亡的建议,他神色坦然,目光坚定地对康有为说:“复生,你快走吧!去海外为变法保存一丝火种。我愿以血唤醒国人,死得其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康有为泪流满面,紧紧握住谭嗣同的手:“复生,我怎能弃你而去!要走一起走,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赴死!”
“先生,莫要犹豫!变法尚未成功,还需你继续努力。我死不足惜,只要能唤醒国人的觉醒,便是值得的!”谭嗣同用力推搡着康有为,眼神中满是决绝。
康有为在万分悲痛中逃离京城,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在海外,他居无定所,四处奔走,不辞辛劳地宣传变法思想,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回国继续未竟的事业。
他组织保皇会,联络海外华人,试图凝聚力量,等待时机。无数个夜晚,他在异乡的孤灯下,回忆着与同仁们一起奋斗的日子,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
多年后,康有为回到国内,看着依旧动荡不安的局势,心中感慨万千。街头巷尾,百姓们依旧在困苦中挣扎,列强的势力依旧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他想起了那些为变法而牺牲的同仁,想起了曾经的壮志豪情,虽历经沧桑,但那颗救国之心,从未改变。
他望着远方,目光中透着一丝期待与坚毅,仿佛看到了那个富强、独立的中国,正在不远处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