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分封建制跑马圈地(1/2)
一处地势比较高的土丘上。
二百名天平军骑士加上不到十名飞虎军甲骑围拢在一起,簇拥着刘淮与时白驹二人。
两人望着山丘下逃难的百姓,久久难以言语。
期间不断有青壮模样的人走出人群,对着山丘遥遥跪拜行礼。
时白驹知道这并不是在拜他,因为他的旗帜现在已经放倒,山丘之上,此时也只立着那一面肋生双翅的飞虎大旗。
“你说,他们是如何知道这面飞虎大旗是我的旗帜?”刘淮问完之后,就觉得自己问错了,低头思量了片刻,方才问出更加关键的问题:“你说他们是如何知道,我会救他们?”
这个答案显而易见。
自然是因为那些跟随刘淮作战过的天平军信任他,相信他会接受这些流民,也同样相信他有能力给他们吃食,能给他们公平的待遇。
然而这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却让时白驹更加沉默起来。
因为这个答案自然会引出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些已经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实力与忠诚的悍卒会脱离天平军,前来投奔我呢?”
刘淮声音有些冷硬,转头看向了时白驹:“辛弃疾、贾瑞、李铁枪三人一去之后渺无音讯,连封信都不来。耶律兴哥找了我一次之后,同样没有了讯息。你实话告诉我,他们是不是都已经被耿大头领处死了?”
这些时日刘淮一直在巡视地方,不仅仅是在巡视庄稼长势以及各地水利,同样一直解决吏治、盐场、铁厂以及卫所官兵的安置情况。
用魏胜的话来说,这是先修炼好内功再攻打外敌。
也因此,刘淮一直没有派人仔细探查过天平军的情况,直到此时他才发现,事态的变化好像有些不对头。
时白驹摇头说道:“大郎君说笑了,他们如何能出事?若是这几人都被杀了,那天平军也就散架了。”
刘淮点了点头:“那如此这般景象,辛五郎为何不想办法阻止?莫非他现在已经没有胆气了吗?”
时白驹沉默。
刘淮皱了皱眉头,转过身来,脸色变得更加冷硬:“事到如今,你还想要隐瞒什么吗?”
时白驹浑身一颤,再次躬身行礼:“大郎君,非是我想要隐瞒什么,但是其中之事千头万绪,我一时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那就一样一样的说,一条一条的说。”
“是。”时白驹组织了一下语言:“就从辛五哥开始说起吧。”
“相信以大郎君的聪慧,应该能够想明白耿节度将辛五郎派遣到大郎君麾下,跟随大郎君南下的原因。”时白驹没有卖关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时的天平军实在是太乱了,各个军头各行其是,耿大头领根本不能一言九鼎,最终酿成了蒙山大败。”
“这是大郎君亲身参与的,后来的事情也是大郎君催动了,所以自不必多讲。再之后,在我们这些人的支持与默许之下,耿节度开始集权。而功勋最大的辛五哥也只能暂且外出避风头。”
“说重点。”刘淮不耐摆手。
“是。”时白驹继续说道:“本来一切都按照计划来进行,耿节度在东平府全歼一路金国正军之后,威望已铸,倒也不怕任何人了。可辛五哥偏偏在巢县做了如此大事,天下扬名,此番回来更是带回来七千精兵。”
“大郎君,现在天平军真正能被称为精兵的,也不过万余人罢了。”时白驹语气变得异常诚恳:“辛五哥带来这么多人,你说让耿节度该如何是好呢?”
刘淮有心想说一句,若是易地而处,直接坦荡以待,坦坦荡荡的将兵权收回来,并且暂时将辛弃疾安在民政的位置上,直到将这些兵马安置在各地,彻底消化之后,再让辛弃疾继续出来统军。
还有更直接的办法,用自己麾下精锐跟辛弃疾换,形成事实上的战区主将轮换机制,怎么可能会有军阀化的风险?
但刘淮也知道,这是他站在现代人的眼光往回看才有的把握。
他知道辛弃疾是经历过历史考验的主战派,是性情高洁的士大夫,是忠于耿京的大将。
他也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知道解决普通军兵的经济问题,让他们有了正常的组织方式之后,就很难军阀化。
就比如如今山东东路在进行卫所化军制改革,有许多武成军士卒的家庭安置在了广袤的胶莱平原上,这些人的军册都保存在元帅府,家中的耕地是元帅府分的,耕牛是地方官府分配的,宣读命令,收取税赋的是卫所的将领。
而且只有元帅府与节度府有权力有渠道将他们召集起来,呼延南仙只有临阵统兵权,他如果想要私自聚兵,就得派遣信得过的人挨个村镇通知,根本瞒不住任何人。
但耿京虽然也收取了军权,但最多只是登记了军册,本质上还是那个大军头套小军头的组织方式,并没有形成制度化的军事体系。
“辛五哥他们也知道事情有些犯忌讳,却也不想让耿节度为难。因此,他们这几个月都待在自家闭门谢客,就连寻常宴饮都不出面,哪怕书信都不写。”时白驹将自己知道的消息一一说来,到最后也是感叹:“倒是为难五哥了。”
刘淮点头,心中只觉得怪异。
当日看着耿京是个十分妥当的人物,如今看来,这厮竟然有些外宽内忌的架势。
到底是权力异化人,还是权力激发了他的本性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耶律兴哥那厮,他的日子虽然不好过,却还是在前几个月被耿节度拉了一把。”
时白驹与耶律兴哥互相看不顺眼,也有些仇怨,此时说起来颇有幸灾乐祸之态,
“在原本的配额之上,耿节度给了他许多粮食,甚至将战马都还回去一批,算是便宜他了。”
刘淮还以为是自己那封信起了作用,可只是点了两下头,就觉得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这年头战马属于战略物资,谁都缺,耿京就算被自己书信劝动,最多也就是多给契丹部族一点粮食,怎么可能将用耕牛换来的战马又还回去了呢?
除非……
“小时,你给我说实话,耿节度是不是要在秋收之后出兵了?”刘淮抱着胳膊,正色说道:“攻打济南或者大名府?”
战争跟打猎有共通之处,也只有将要狩猎的时候,才会想要武装猎犬。
时白驹脸色一变,却又立即叹气:“左右瞒不过大郎君,正是如此,而如今的局面,也正是将要出兵厮杀所造成的。”
说着时白驹指了指山丘之下,官道上依旧络绎不绝的逃难百姓:“大郎君,你分给天平军七千兵马属实是有气魄,再加上那些实实在在的金银赏赐也是实实在在的,一点克扣都没有,任谁都说不出话来。但关键就在于,这七千兵马实在是太精锐,实在是令人为难。”
“如果是寻常兵马,汰撤一些到地方,遴选一些精锐出来,这事也就了了。如果兵马不多,只有两千人,那也的确是小事,分给各个大将当作亲卫,也算是对上下都好,可偏偏是七千人……这可是七千人啊。”
说着,时白驹连连摇头。
“所以,耿节度想了个办法,想要通过与金贼作战来取得威望,将这支兵马牢牢掌握在手中。”刘淮面沉如水,冷冷说道:“或者心思更阴暗一些,我还可以说他想要将这七千兵马在战场上消磨掉,是也不是。”
时白驹浑身再次一颤:“大郎君,我敢保证,耿节度绝不会有这般心思,现在是乱世,哪里有嫌弃麾下兵马精锐的道理?”
刘淮点了点头:“继续说。”
时白驹擦了擦额头汗水:“但是出兵有一个疑难,那就是钱粮不够,而且那些支持耿节度的官人们也得拿出些好处来安抚。所以,孔先生就提出了个法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